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劳动部办公厅关于企业退休人员追索医疗费争议是否受理的复函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8 10:57:45  浏览:8054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劳动部办公厅关于企业退休人员追索医疗费争议是否受理的复函

劳动部办公厅


劳动部办公厅关于企业退休人员追索医疗费争议是否受理的复函
劳动部办公厅


复函
浙江省劳动厅:
你厅《关于退休工人追索医疗费争议是否受理的请示》(浙劳仲〔1995〕37号)收悉。经研究,函复如下:
职工退休后虽与原用人单位已不存在劳动关系,但其退休前在原用人单位履行的劳动义务是退休后享受医疗待遇的前提和基础条件,因此,在目前退休人员的医疗保险费仍由本单位支出的情况下,退休人员向本单位追索医疗费的争议,可视为劳动争议,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予受理。





1995年4月11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沧州市引进农业项目资金奖励暂行办法

河北省沧州市人民政府


沧州市引进农业项目资金奖励暂行办法

  沧政发[2004]20号 2004年11月25日

  为加快全市农业项目建设步伐,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支持、鼓励广大干部职工积极争取域外(沧州市区域以外)农业项目资金,特制定如下奖励办法。

  一、农业项目:是指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优化整合农村资源,改善农村面貌的农业、林业、畜牧水产、农业开发、扶贫开发、水利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和产业化龙头项目。

  二、奖励对象:主要是指涉农部门引进域外资金,为当地农村经济做出重大贡献的县(市、区)及其工作人员。

  三、引进资金:除现金外,还包括设备、技术、品种等。引进的设备,要能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能力,能明显改善生产条件,给农民带来实惠;引进的技术,要能明显提高农副产品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积极效果和影响;引进的品种,要能适应市场的需要,产生重大的经济效益。

  四、奖励办法、标准及使用:(一)集体奖:以县(市、区)为单位,引进资金总额(设备可折算)前3名为奖励对象,标准为3万元、2万元、1万元。 (二) 单项奖:以引进单个项目的资金数额及其对市、县两级贡献和影响程度,选定前3名,数额为1.5万元、1万元、0.5万元。(三)荣誉奖:对引进项目资金的有功单位和人员,另颁发奖状或证书。(四)奖金使用:由受奖县(市、区)自主分配。

  市直单位引进项目资金、技术、品种的有功人员的奖励,由市政府评定小组根据工作的实绩情况确定。

  对引资数额大,经济效益好,贡献突出的,将给予特别贡献奖。

  奖励资金由市财政拨付。

  五、奖励评选办法:集体奖以县(市、区)为单位,引资额度必须超过全市平均水平,方可参评。单项和荣誉奖由各县(市、区)评选上报入围名单,并经市政府组织市直有关部门联合评定小组复审,比选确定。市直单位参与评选的,要向市政府评定小组写出参评报告。

  六、凡当年度获得集体奖的县(市、区)和单位,在下年度的评定中,引资数额要有一定幅度的增加(一般增幅不低于15%),方可入围参选。

  七、奖励时间:每年一次,一般结合全市农业工作会议兑现。

  八、本办法自2005年起执行。


  原告李某与靳某、董某等人共同投资,注册成立了鑫安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下称鑫安公司),公司未参加工伤保险。2010年11月,李某驾驶公司轿车与董某、靳某三人去山西办理公司业务,途中与一货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董某死亡,李某和靳某受重伤。经交警认定,李某负事故次要责任。后李某提起机动车交通事故纠纷之诉,经法院判决,保险公司在交强险范围内赔偿李某各项损失118835元、货车车主赔偿李某其他损失的70%。就另30%损失,李某以因公受伤为由,要求鑫安公司赔付。公司认为,因李某在交通事故中应负次要责任,且法院已判决李某自行负担30%损失,故拒绝了李某的请求。李某遂以机动车交通事故纠纷为由诉至法院,请求鑫安公司承担另30%的赔偿责任。

本案原告因公外出遭遇机动车交通事故引发工伤,由于介入了第三人侵权因素,产生了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与工伤事故责任的竞合。事故发生后,原告首先选择了向侵权人主张权利并得到部分赔偿。目前,我国学界及实务界虽对该种情况下原告能否获得工伤待遇和侵权双重赔偿有分歧意见,但对受害人就差额部分另行主张权利不持异议。但就本案而言,笔者认为,因原、被告之间系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关系,本案应按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处理,即原告应提起工伤保险待遇纠纷之诉。理由在于:

首先,本案所涉交通事故业经人民法院审理终结,交通事故各方的责任已经确定。因本案原、被告在交通事故中同属事故一方,现在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本案原、被告的内部赔偿问题,与交通事故的另一方无涉。而被告单位的车辆是在原告的直接操纵下与对方发生的事故,相对于原告而言,被告对事故的发生没有责任。因此,原告选择机动车交通事故纠纷起诉不能实现诉讼目的。

其次,工伤补偿与侵权赔偿虽是由同一行为发生,但两者的法律性质不同,受害人获得赔偿的法律基础不同,承担赔偿责任的主体也不同。工伤补偿是基于当事人之间的劳动关系,依据劳动法律的相关规定,劳动者从劳动保险机构获得的经济补偿,而交通事故赔偿是交通事故的受害人基于交通事故责任方的民事侵权行为而获得的赔偿。也就是说,若主张工伤保险待遇请求权,责任人是劳动保险机构或用人单位,承担的是社会保险责任,属于公法领域;若主张损害赔偿请求权,赔偿责任人为第三人,承担的是民事侵权责任,属于私法领域。

最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二条明确规定,属于工伤保险条例调整的劳动关系和工伤保险范围的,适用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处理。尽管公司未参加工伤保险,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二条的规定,原告可要求公司按照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承担责任。

(作者单位:河南省鹤壁市山城区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