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吉林省出口玉米监督检验管理办法》的决定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01 09:07:26  浏览:9151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吉林省出口玉米监督检验管理办法》的决定

吉林省人民政府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吉林省出口玉米监督检验管理办法》的决定


吉林省人民政府令

第69号


省政府决定对《吉林省出口玉米监督检验管理办法》作如下修改:

   第十一条修改为:“违反本办法规定的,应按照国家和省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本决定自1998年1月1日起施行。

  《吉林省出口玉米监督检验管理办法》根据本决定作相应的修正。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关于加工贸易保税货物跨关区结转深加工的管理办法

海关总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关于加工贸易保税货物跨关区结转深加工的管理办法
1999年5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


第一条 为进一步完善海关对加工贸易跨关区结转深加工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国务院关于对加工贸易进口料件试行银行保证金台帐制度的批复》和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经贸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完善加工贸易银行保证金台帐制度的意见》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中的保税货物跨关区结转深加工是指加工贸易(来料加工、进料加工)企业将保税料件加工的成品或半成品结转至跨直属海关关区的另一加工贸易企业深加工后复出口的经营活动。未经加工的保税进口料件不得直接结转。
第三条 加工贸易企业开展结转深加工业务,应事先按外经贸部门对结转深加工业务审批管理规定获得批准,并按规定办理了海关手续后,方可开展货物的实际结转。
第四条 海关对企业结转采用计划审批制度,转出企业在申领《加工贸易登记手册》(以下简称《登记手册》)后,即可凭《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加工贸易保税货物结转深加工申请表》(以下简称《申请表》)向海关预申报转出计划。经海关同意的,可分批办理结转报关手续。
第五条 跨关区深加工结转货物属下列情况之一的,经海关批准,可不按转关运输办理:
(一)转入、转出地两个直属海关实现加工贸易备案合同数据资料计算机联网管理的;
(二)转出企业为A类加工贸易企业的;
(三)转出企业主动申请并向转出地海关交付相当结转货物税款等额保证金的;
(四)对按规定应办理转关运输,由于不具备计算机联网管理条件或因运输、包装等方式限制而不具备转关运输条件,已由转出地海关收取相当于结转货物税款等额保证金的;
(五)转出企业结转已实行合同全额保证金台帐“实转”的保税产品的;
(六)因特殊原因,经转入、转出地海关协商并报海关总署批准的。
第六条 不按转关运输办理结转货物的手续和要求
(一)转出企业凭外经贸主管部门的结转深加工批准文件、《申请表》(一式三联)、《登记手册》、购销合同或协议等有关单证向转出地海关提出申请。转出地海关审核同意后,通过计算机网络将结转内容传至转入地海关,并将其中一联《申请表》留存,另二联由转出企业交转入企业。
(二)转入企业凭转出地海关批准的《申请表》第二、三联,填写本企业的相关资料并盖企业印章,到转入地海关办理有关手续。
(三)转入地海关收到转出地海关传输的资料,经与转入企业递交的《申请表》、转入企业《登记手册》和购销合同或协议等,核对无误后,根据转入企业及产品实际情况签注意见并确定是否按结转计划办理,办结审批手续后将《申请表》第二联留存,第三联交企业办理结转报关手续。如果按计划办理的,转出企业应按海关批准的货物数量进行实际送货,转入企业收货后应在《保税货物实际结转情况登记表》(以下简称《登记表》)上登记、签章。结转计划执行完毕,转入转出企业应凭双方《登记手册》、《申请表》、《登记表》、购销合同或协议等单证在转入地海关办理结转报关手续,转入地海关应于上述货物全部结转完毕后将海关签印的进/出口报关单返还企业;非按计划办理结转的,须在转入地海关逐批办理结转报关手续。转入地海关在办理结转手续时,须调阅有关计算机数据,核对无误后方可办理有关手续。
第七条 按转关运输办理结转货物的手续和要求
(一)转入、转出企业凭《申请表》、《登记手册》、购销合同或协议等,分别向各自主管海关提出申请,主管海关审核同意后,将《申请表》第一联留存,另二联交企业办理转关、报关等手续;
(二)办理结转手续时,先由转入企业凭《申请表》及有关单证向转入地海关提出转关申请。转入地海关审核同意后,根据《申请表》批准的数量按转关运输的监管规定办理,将《申请表》第二联留存、第三联交转入企业,并开出《转关联系单》,由企业送转出地海关;
(三)转出地海关收到转入地海关传输的转关数据与《转关联系单》,经与转出企业提交的《申请表》核对无误后,按转关运输规定将货物转关监管至转入地海关,并将数据通过网络反馈转入地海关,将《申请表》第二联留存,第三联交企业;
(四)转出地海关,应根据转入地海关的关封回执和反馈的计算机数据,确定结转货物的实际数量,在转出产品《申请表》上做好批注,并将每次结转货物数量累加;转出企业应及时汇总实际结转货物数量,集中向转出地海关办理报关手续;
(五)结转货物到达转入地海关后,转入地海关应认真将上述单证与转出地海关传输的数据或关封进行核对、查验及监管;
(六)按转关运输办理的结转货物,应由经海关核准承运转关运输货物的运输企业承运。转入、转出企业管理类别属于A、B类的,经主管海关同意,结转货物可使用符合海关转关运输监管条件的自备车辆或选择经海关核准的运输工具承运,企业及承运人共同向海关负责。
第八条 结转同一种货物,如转入、转出地海关归入不同的商品编码,编码相同但商品名称不同或价格不一致时,由转入地海关确定后先行办理结转手续,并将有关情况反馈转出地海关。如果差异较大的应由两地海关协商解决。
第九条 《申请表》由海关进行登记编号,编号办法为:年号+关区号+转入(或转出)+顺序号。例如:“19996006转入001”。
第十条 转出、转入企业之间产品结转可比照进出口贸易以外汇结算,办结结转货物海关手续后,海关可按有关规定向企业签发报关单外汇核销证明联。
第十一条 加工贸易企业不按规定办理深加工结转手续,有走私、违规等情况的,主管海关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行政处罚实施细则》等有关规定处理,并及时通知有关海关,有关海关接通知后应立即开展调查,并对所辖企业作出相应处理。
第十二条 海关总署以往所发规定与本办法不符的,以本办法为准。
第十三条 本办法由海关总署负责解释。
第十四条 本办法自一九九九年六月一日起执行。
附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加工贸易保税货物结转深加工申请表》
2、《保税货物实际结转情况登记表》

附件1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加工贸易保税货物结转深加工申请表
编号: 购销合同(或协议)号:
----------------------------------------------------------------------------------------------------------------
|------------海关: |
| 我--------------------公司(企业)----------------号《登记手册》项下需向(从)----------------海关辖下公|
|司(企业)------------号《登记手册》项下转出(入)下列保税货物,特向你关申请,并保证遵守海关的有关监管规定。|
|------------------------------------------------------------------------------------------------------------|
|序 号|HS编号| 品 名 | 规 格 |单 价| 总 价 |币 制| 数 量 |单 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转入企业地址: |转出企业地址: |
|法定代表: 电话: |法定代表: 电话: |
|报关员: 电话: |报关员: 电话: |
| (企业盖章) | (企业盖章) |
|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
|--------------------------------------------------|--------------------------------------------------------|
|企业管理类别: |企业管理类别: |
|转入地海关审批意见: |转出地海关审批意见: |
| (盖 章) | (盖 章) |
|(有效期至: 年 月 日) 年 月 日|(有效期至: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
----------------------------------------------------------------------------------------------------------------
注:1、本表一式三联;2、序号栏目应按《登记手册》中商品对应的序号填写。

附件2
保税货物实际结转情况登记表
转出企业名称: 对应的结转申请表编号: 转出企业手册号:
------------------------------------------------------------------------------------------------------
| | 结 转 产 品 内 容 | 企 业 情 况 |
| |------------------------------------------------------------|----------------------------|
|日 期| | | | | | 金 额 |转出企业|转入企业|转入企业|
| |序 号| HS编码 | 品 名 |规 格|数 量| | | | |
| | | | | | |(USD)|签 章|手 册|签 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1、表中序号栏中的“序号”指转出企业《登记手册》所附合同中成品对应的序号;2、企业自行填写并加盖
企业收发货专用章。


上海市著作权管理若干规定

上海市人民政府


上海市著作权管理若干规定
上海市人民政府



第一条 (目的和依据)
为了加强著作权管理,保护著作权人和作品使用者、传播者的合法权益,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本市对外科技、经济、文化合作与交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适用范围)
本市行政区域内著作权以及与著作权有关权益的行使及其管理,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 (主管和协管部门)
上海市版权局(以下简称市版权局)是本市著作权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规定的具体实施。
各级工商、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文化、公安、海关、科学技术、教育、技术监督、对外经济贸易、测绘等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著作权管理工作。
第四条 (版权保护协会)
上海版权保护协会是依法维护著作权人和作品使用者、传播者的合法权益的社会团体法人,在市版权局的指导和监督下,按照其章程开展著作权业务培训与学术交流,提供著作权业务咨询。
第五条 (著作权转让)
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可以部分转让,也可以全部转让。转让著作权中的财产权的,转让人与受让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
第六条 (无主著作权的行使)
享有著作权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后,无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受其权利义务的,作品的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在法定保护期内,由市版权局代表国家行使。
享有著作权的公民死亡后,其著作权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的,作品的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在法定保护期内,由下列组织代为行使:
(一)作者生前是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由所在集体经济组织行使;
(二)作者生前是非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由市版权局代表国家行使。
市版权局按照本条第一款、第二款规定代为行使作品的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的,应当提前发布公告,并将作品使用报酬上交国库。
第七条 (法定许可使用作品的报酬支付)
报社、杂志社、广播电台、电视台、录音制品制作者和表演者使用他人已发表的作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规定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但需要支付报酬的,使用人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付酬标准,在使用前或者自使用作品之日起30日内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著作权人姓名
或者地址不详的,可以通过下列组织转付:
(一)使用音乐作品的报酬,由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驻上海办事机构转付;
(二)使用其他作品的报酬,由市版权局指定的机构转付。
举办营业性组台演出的,应当由演出组织者代为支付报酬。
上海版权保护协会应当提供报酬支付的咨询服务。
第八条 (商业经营活动使用作品的报酬支付)
在商业经营活动中,通过技术设备使用他人作品的,经营者应当通过国家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并依据其制定的付酬标准,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具体实施方案,由市版权局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提出,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第九条 (作品登记申请与受理)
本市实行作品自愿登记制度。除计算机软件作品以外,其他作品的著作权人向市版权局或者其指定的登记机构(以下统称作品登记机构)申请作品登记的,应当提供下列材料:
(一)作品原件或者作品的出版物等复制件;
(二)公民的身份证明,或者法人、其他组织的批准设立、登记注册证明;
(三)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材料。
作品登记机构应当自收到前款规定材料之日起30日内进行核查。对超过著作权法定保护期的作品和依法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作品登记机构不予登记;对准予登记的作品,由作品登记机构发给申请人作品登记证。
如无相反证明,作品登记证可以作为著作权人主张权利的证明。
作品登记机构应当对自愿登记的著作权人及其作品予以公告。
第十条 (作品登记的撤销)
作品登记机构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撤销作品登记,收回作品登记证:
(一)作品登记资料与司法判决、仲裁裁决或者事实情况不相符的;
(二)已登记的作品超过著作权法定保护期的;
(三)申请人申请撤销原作品登记的。
第十一条 (作品登记资料的查询)
作品登记机构应当妥善保管作品登记资料,并向公众提供作品登记资料查询服务。查询服务的具体管理办法,由市版权局另行规定。
第十二条 (著作权质押合同的登记与生效)
以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出质的,出质人与质权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并向市版权局办理质押合同登记。质押合同登记的程序和内容,按照国家版权局有关管理规定办理。著作权质押合同自登记之日起生效。
第十三条 (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的使用)
未经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制作者授权,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将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复制、发行。
音像出版单位和电子出版单位出版时声明供家庭专用的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不得用于营业性播放。
第十四条 (境外作品出版合同的登记)
图书和电子出版物出版单位出版外国或者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著作权人的图书和电子出版物,应当与著作权人订立出版合同,并向市版权局办理出版合同登记。
第十五条 (境外作品复制合同的登记)
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复制单位接受委托,复制外国或者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的组织和个人制作的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应当与复制委托人订立委托复制合同,并在复制的15日前向市版权局办理委托复制合同登记。
第十六条 (出版、复制和播放合同的登记程序)
市版权局应当自收到根据本规定第十四、十五条规定应当登记的合同之日起15日内,对合同的有关著作权内容进行核实。经核实未发现有侵犯著作权内容的,予以登记;发现有侵犯著作权内容的,不予登记,并书面告知合同登记办理人。
市版权局可以委托有关版权保护组织办理合同登记手续。
第十七条 (举办境外著作权贸易活动的备案)
举办外国或者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组织或者个人的作品著作权贸易活动的,举办者应当在著作权贸易活动日的15日前报市版权局备案。
第十八条 (应用解释部门)
市版权局可以对本规定的具体应用问题进行解释。
第十九条 (施行日期)
本规定自2000年3月1日起施行。



2000年1月3日